2017-2018学年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扬州慢 教案3
2017-2018学年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扬州慢 教案3第1页

扬州慢 教案

[教学构想]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语)一语中的地揭示了"读"与"思"(赏)之间的有机关系,然现在学生大多忽视文学作品的赏读,他们的读往往带有较大的功利性。或为完成背诵而有口无心地速读,或为对作品有所了解而一目十行地默读,这极大程度地抹杀了作品的内涵和意蕴。本节课我即意在倡导或强化学生的赏读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阅读所发材料

2阅读课文,把握音节的停顿及语气等,并根据课文注释了解词作的大意。

一.诵读

这是习词的第一步,通过直觉的感应去体验词的内涵。这是古人传给我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新的《教学大纲》对诗词教学的要求。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指名朗读〔注意两个层面:字正句顺;语感(语气、语速、节奏)〕

[补充] 诵读的要领:平仄和押韵服从乐律的需要。词牌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不同。

①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如"犹/厌言兵"、"算而今/重到须惊"、"年年知/为谁生"等。..................节奏

②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语气

③《扬州慢》的韵脚依次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这些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轻重

2、学生再读.(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齐读。

二.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指名或集体回答)

--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景(色)、声

4.提问: 如果用词作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此时所见的扬州城,它应该是?(指名或集体回答)

--空城(废池)

5.这两个词哪一个更形象?

--(略)

(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荠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