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媚妩 教案
2017-2018学年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媚妩 教案第1页

眉妩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王沂孙及词作的背景与内容。

2、 感悟王沂孙怀着故国之爱的文人深长的忧思和对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3、 赏析本词暗示象征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点

1、 体会王沂对孙故国之爱的深长的忧思和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2、 学习借景抒情、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晚清著名词家陈延焯称赞宋代一个人"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推崇备至,不无溢美之处。他善于隐晦曲折的艺术手段,通过咏物来表现亡国沉哀,其他词亦多抒时移事去、乐往哀来之慨,表现了一个怀着故国之爱的文人深长的忧思和无力的悲叹。这人就是爱国词人王沂孙。

2、 作者简介

宋末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家住玉笥山﹐亦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工文词﹐广交游﹐同时代的周密称他"结客千金﹐醉春双玉"(〔踏莎行〕《题中仙词卷》)﹐元兵入会稽﹐杨连真伽掘宋帝六陵﹐王沂孙与唐珏﹑周密等赋《乐府补题》﹐托意莲﹑蝉诸物﹐以抒愤慨﹐寄托亡国之恸。至元中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晚年往来杭州﹑绍兴间。去世时大约50多岁。

   王沂孙今存词60馀首﹐风格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所以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代表作如〔天香〕《龙涎香》﹑〔水龙吟〕《白莲》﹑〔齐天乐〕《蝉》﹑〔齐天东〕《萤》﹑〔眉妩〕《新月》﹑〔庆清朝〕《榴花》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层次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然而用意过深﹐又好用典使事﹐作品往往流於晦涩﹐有伤真率自然之美。入元以後作品﹐情绪尤为低黯﹐被称为亡国哀音。

   清代常州派词家对王沂孙这种深密典雅的咏物词体﹐大加赞赏。如周济称"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序论》)。陈廷焯以为王沂孙"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白雨斋词话》)﹐推崇备至﹐不无溢美之处。

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花外集》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印斋所刻词》本﹐孙人和校刊本。

3、背景

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南宋朝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统治者征歌逐舞,醉生梦死,不思收复中原。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特别是金人统治的北方,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不欲生。而北方的的金人却伺机而动,希望把南宋消灭。国难当头,时局危急,具有强烈爱国之情的王沂孙写下了这首咏物抒怀词,曲折的表达了对时局的哀伤情绪和对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4、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文本: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专职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