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4《阿房宫赋》学案(1)(语文版必修3)
语文:4.14《阿房宫赋》学案(1)(语文版必修3)第1页

《阿房宫赋》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构思和写作特点;

  3.积累掌握"一""爱""取""毕 ""辞""独""族""焉""而" "夫"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

  4.背诵课文。

  

【探海导航】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学习时,可参照课文注解和查找资料,先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这篇赋讽喻现实的思想意义的认识;通过对本文赋体特点的认识将这篇"赋"和本单元学过的其他三篇"古文"作一些比较,掌握赋在描写、叙事、议论等方面的铺陈排比、想象夸张、正反述说的特点,为熟读背诵打下基础。本文在写作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宜、比拟的写法,用韵、不堆砌典故等,要结合字词的理解和句法的分析,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词语方面要重点辨析一、爱、取、族、霁、杳、妍、焉、而、夫等的意义和用法。认真做一做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

  

   文章的主旨在于借古讽今。作者要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的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因此,作者一开始先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极写阿房宫的非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写阿房宫里的望皇帝幸临的美人和弃掷逶迤的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下文的议论设下埋伏。作完了这些必要的叙述和描写后,再由描写转为议论,指出阿房宫兴建及秦人奢淫的生活与秦国灭亡的内在因果关系,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最后再以慨叹作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发生警告。结构图:

  

   原因 第一段(叙):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

  

   第二段(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

 

   结果 ------第三段(议):失掉民心,迅速灭亡

   

   借鉴 ------ 第四段(议):爱民保国,免踏覆辙

  

  【疑难指津】

  

  本文在描写和议论中是如何运用"赋"的表现手法的?所谓赋的表现手法就是铺陈排比,言尽意致。本文从整体结构来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