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第1页

《苏武牧羊》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旌节、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依偎"等词语。读准"旌、喝、揣"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在读懂课文,了解"苏武牧羊"的故事;了解作者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学习排比句的写法。

4、在读读议议中,理解旌节的含义,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忍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在读读议议中,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忍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手段

1、故事背景了解。

2、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板书课题)

配乐出示诗歌《苏武牧羊》。师配乐朗诵。

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乐曲。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zhān),牧羊北海边,

  心存 汉社稷(jì),旄(máo)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 时听笳(jiā)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wéi),

  三更(jīng)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 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xiōng)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一、乐曲导入,了解人物

1、出示课题,了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