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案第1页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目标导航] --------------------明目标·知重点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2.准确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特点与结果。 3.全面认识二战后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知识点一 赫鲁晓夫改革

  [自主学习]

1.背景

(1)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粮食短缺,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重、轻、农比例不平衡。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2.内容

(1)农业方面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其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l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细微点拨]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进行的,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到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