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第1页

 学生课堂导学提纲(高一化学)

    物质的量 二 编号:015 2018.10.17 编制人: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准确说出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展示和教师评价总结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核心素养】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从分子、原子角度

     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应用的科学实践

             活动,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二、基础感知 摩尔质量(M)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2)单位:g·mol -1;

3)摩尔质量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Mr)的关系:M=Mr g·mol -1

4)离子的摩尔质量的表示方法:

 ①对于原子来说,1任何原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对于分子来说,1任何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对于简单离子来说,1任何离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组成该种离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