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 课时二 神权下的自我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 课时二 神权下的自我 学案第1页

课时二 神权下的自我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史论结合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式。借助历史材料,将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放在14~17世纪欧洲社会发展潮流中分析其背景、实质和作用。

2.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是特殊的历史视角,通过归纳、概括其思想倾向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

知识点一 古典文化的"再生"

1.背景

(1)政治: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2)经济: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3)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

(4)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2.发源地: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

3.含义:借助复兴______________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4.旗帜: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人性的启蒙

1.初期概况

(1)代表人物:"三杰"--但丁、____________、薄伽丘。

(2)表现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

(3)作品内容

①《神曲》: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腐。

②《________》:讴歌人性;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封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