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 学案第1页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掌握薄伽丘等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重点)

2.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含义,认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影响。(重难点)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1.背景

(1)政治: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3)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

(4)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2.发源地: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

3.含义: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4.旗帜:人文主义。

[易混易错]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了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其作品大多以宗教人物为素材,在宗教人物身上表现人性,反映他们顺从人性、追求人性至上的精神。因此,他们不会对天主教进行"彻底地批判"。

1.文艺复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提示 (1)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的神权统治;(2)经济上,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城市兴起;(3)价值观上,一些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

2.(教材第104页学习思考)

"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