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 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 教案1第1页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启蒙运动》是历史人教版必修Ⅲ《思想文化史》第7课的内容,是专题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发展篇。 在必修Ⅰ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政治制度,这就为本课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启蒙运动是既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漫漫的长夜呈现出了黎明和理性的光辉,使欧洲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摆脱了封建神学和教会的束缚和影响,呈现出了繁荣的局面。可以说本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继承和深化,即从"人"到"人性"再到"人权"的深化,又为后面学习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启蒙运动》是高中二年级的学习内容,经过初中及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又缺乏对于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历史,也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的本质。同时,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具备竞争、与人合作的思维与能力。但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历史模块不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本课的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内容枯涩缺少趣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设计重点

课改下历史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要体现出课改之精神,富于课堂教学新的生命力。《启蒙运动》运动一课题材较传统,内容相当完善,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体现新课改理念,从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入手,运用自己的实践知识、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心、情、理去想象、感知、体验历史。

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课程标准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