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 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 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 学案第1页

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掌握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思想主张。(重点)

2.归纳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重难点)

3.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和区别。(难点)

一、呼唤民主和自由

1.背景

(1)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2)经济: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3)政治: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4)科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知识的进步。

2.概况

(1)时间:17世纪和18世纪。

(2)范围:从英、法两国开始,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诸多国家。

(3)核心:理性

①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矛头指向封建主义。

②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

③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④关注社会,希望用理性呼唤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3.意义: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思维点拨]

1.启蒙运动强调的"理性"并不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否定,而是发展。"理性"是指人的思考和判断,仍然是强调人,只是把人的自然欲求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启蒙运动之前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借助于外力和披上宗教外衣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而启蒙运动从一开始就直接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主要是因为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