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5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5第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的

  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围绕文章主旨选材、剪裁。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题,介绍作者及作品

1.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字子长,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公元前89年,因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下狱,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主要作品是史记。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

A、家学渊源: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其父死后,司继承其业,在"金匮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史料;B、广泛游览,实地考察;C艰难发愤,在受宫刑后发愤写出《史记》,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52.6万字,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一部。

3、1.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中的12本纪、30世家、70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4、文学常识:纪传体《史记》;国别体《战国策》;编年体《资治通鉴》

1、《史记》起迄:黄帝-汉武帝太初四年

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地位:二十四史之第一部

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写的是战国后期的一段历史。当时,秦国采用张仪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六国不断征战。六国在强秦进攻下疲惫不堪。作为秦国近邻的赵国,更是时常受到秦国的威胁。廉颇、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在当时"七雄"并峙的形势下,各诸侯国都想以武力统一中国。因此,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赵惠文王时代,秦强而赵弱,两国时战时和,本文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秦赵争斗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