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牛顿在暴风雨中》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牛顿在暴风雨中》教案第1页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积累本课9个词语。能区别"像"和"向",理解"泛滥"的意思。

2、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节。

4、 通过牛顿在暴风雨中了解风力的事情,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1、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2、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

3、逐步掌握边读课文边提问题的预习方法。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牛顿。

2、教师补充:牛顿 (1642~1727) ,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出生於林肯郡.他建立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光学方面, 曾致力於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 在热学方面, 确定了冷却定律; 在数学方面, 建立了二项式定理, 并和莱布尼茨一起创立了微积分学; 在天文学方面, 创制了反射望远镜, 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

3、板书课题:牛顿在暴风雨中

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答案:

(1)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