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3-4初识简谐运动 第1课时 学案(1)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3-4初识简谐运动   第1课时  学案(1)第1页

课堂互动

【学习目标】

  1.掌握振动的回复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能和势能等物理量、简谐运动相关规律;理解简谐运动图像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2.能够用单摆周期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掌握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3.了解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概念,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常见应用

【预习任务】完成下列任务,记忆并掌握下列概念和规律。

  一、机械振动

  1.定义: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平衡位置两侧做的_____运动。简称振动。其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产生振动的条件:

  (1)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振动过程中的阻力____________。

  3.回复力:是指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指向________的力。是根据作用________来命名的。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几个力的________也可以是一个力的_______。

  4.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物体在振动中所受的________为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________位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此时振子未必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虽然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并不为零,还有向心力。

  5.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1)位移x:是有向线段。方向从_______位置指向末位置(总是背离平衡位置向外),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

  (2)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____称为振幅。质点在做简谐振动时,振幅不变。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3)周期T和频率f:振动物体完成一次____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_______称为振动频率,单位是赫兹(Hz)。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

  二、简谐运动

  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_____成正比,并且总指向______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即F=______,加速度a=______。

  2.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谐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谐运动能量转换:振幅确定的振动物体,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______能向_____能转化,从最大位移到平衡位置处_____能向______能转化,总的机械能守恒。

  三、简谐运动的图象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__随__________变化的函数图象。不是运动轨迹,它只是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图象特点:用演示实验证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_______________曲线。

三点剖析

1.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弹簧振子,原来静止的位置是平衡位置,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是零,而速度最大.离开平衡位置时,位移变大,但速度变小.离开平衡位置位移最大处速度为零,而位移最大.简谐运动中的位移都是相对平衡位置而言.我们以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用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把用频闪摄影得到的振子各时刻的位移,画在坐标上,从而可得到振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按正弦规律或余弦规律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