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2节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金属钠的性质 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2节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金属钠的性质 教学设计第1页

第2节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金属钠的性质

  

  这一节内容是位于鲁科版教材的"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这一节,教材将本节课定位于"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金属钠的性质"。借助对金属钠的性质的认识,学习认识新物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学习认识新物质的方法,一方面符合生活中对新事物的认识程序,所涉及的方法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另一方面在化学水平考试诊断中也是以信息的形式呈现,虽然没有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的性质,但是通过试题将新物质的性质以文字的方式呈现,这也需要学生具备"观察"试题,"搜集"信息的能力。因此以"方法先行,例子辅助"的授课方式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实际要求学生既对知识有一定掌握,又要求学生对"方法"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本节课可分为2课时,结合物质认识的方法,首先对金属钠通过观察判断其物理性质,其次,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应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金属钠和金属铁之间的性质差异,再提出新的推测,进行实验验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一、 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1、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认识金属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和熔点等物理性质并对比其他金属的物理性质概括总结不同。

(2) 通过对其他金属的认识预测金属钠的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

(3) 通过对比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钠特殊性,初步了解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2、 评价目标

(1) 通过对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认识金属钠的过程分析,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

通过金属钠和水、氧气的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和评价,发展学生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设计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