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鲁教版)
2018-2019学年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鲁教版)第1页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举例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及其途径。3.举例说明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形式。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3.整体性的体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作用: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2.主要体现

例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海洋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形成风海流。

(3)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气压升高,海面降低;气压降低,海面升高。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作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案例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吸收 释放 制造或消耗 光合作用 CO2 O2 制造有机物 呼吸作用 O2 CO2 消耗有机物 物质在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之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