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教案2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教案2第1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一个基本的规律。每一个学习过地理的人都会对这个规律具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要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与探究的心理状态。在本课中,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地域分异的规律虽然很重要,但对于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所以,我倡导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通过案例解读、自身的体验去感知规律的存在,而不是概念和定义的诠释与灌输。

【教材分析】

必修1主要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内容,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征,初步认识到各圈层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本节内容进一步从圈层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机理和分异规律,是对前面自然地理知识的继承、总结和归纳(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理环境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的具体体现。本节讲述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理环境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二是空间差异上存在规律性。所谓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本教材把这种规律描述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教材的内容)。其中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第二课时介绍。

【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要求为: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程标准的动词是"分析",要求采用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包括景观图),掌握的知识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动词"分析"说明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去感悟和探究,"运用地图"体现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本节需要运用的地图(包括景观图)主要有:"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世界陆地自然带景观图",以及"垂直自然带图",同时对地图的阅读也是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应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从知识上: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然带的差异性上,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植被和土壤的差异,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域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从而产生了气候的差异。前一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为这节课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学生在知识的欠缺应该在自然景观即自然带的感性认识上。

从方法上:我们推导分析过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从思维上:由经验型感性认识逐渐过渡理论性严谨抽象思维。

从能力上:主动迁移、主动重组整合的能力较弱。

据学情状况我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为: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呈现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和问题情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