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学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学案第1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学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酹江月·淮城①感兴

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注】①淮城:泛指淮水两岸的城市,淮水是当时宋、金对峙的前线。

试分析作者在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对侵略者肆意横行的痛恨,壮志难酬的悲愤,对时局的关切与担忧,对当权者不思进取的不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同意。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隐含着被贬的抑郁之气,故言"怨"。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和"偶似"相对,强调生活的闲适,但这闲适又透出了几分无聊,说明诗人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诗人溪居生活的孤独。

  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时,必须确立"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解题策略。

  "宏观把握"要做到:1.知人论世,通解文字。2.投入情境,体物动情。要投入到诗(词)人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体察诗(词)人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词)人所抒发的真情,从而把握哲思之趣,体味境界之妙。

  "微观切入"就是从一些微小的地方找突破口,即要:1.关注题目。2.关注注释。3.关注用典。

  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类题目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概括诗歌内容(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诗歌各句的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