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3 城市化 教案3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3 城市化  教案3第1页

第三节 "城市化"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与课标分解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解:本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行为动词是"概括"和"解释",认知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行为动词的描述,可以确定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属于理解层次。为了达到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当选取典型的资料作为概括和解释的对象。同时,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因素和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该条课标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人教版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对本条课标的达成选择了大量的资料。教材首先"搭桥",选取了1985年和2000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以读图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化;进一步,教材以活泼的漫画展示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动力,并简单介绍城市化的意义。以此作为知识的基础,接着紧贴课标的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的曲线图,并设计了读图思考题和活动题,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同时,教材提供了英国伦敦的城市化进程的案例,再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最后,教材以一系列的图片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在活动题中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提出缓解压力的措施。对于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提出了要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设计了活动题,让学生对三种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进行评价,同时选取了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作为案例说明其中一种绿地系统模式的作用。由此可见,教材在较好的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还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上。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和意义;(知识铺垫)

2.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缓解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压力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和建设发展生态城市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