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第1页

《血染的实验报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卡尔·施密特博士那种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南美洲毒蛇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南美洲毒蛇的图片。):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想到了哪些词语?(凶猛、胆战心惊----)同学们,这些毒蛇很可怕,很多人因被它咬伤而死去。为研究这种毒蛇许多科学家用它做实验,想揭开它毒性的秘密。卡尔施密特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但不幸的是,在用这种毒蛇做实验时,被毒蛇咬伤了,他忍着剧烈的疼痛,用生命和鲜血写就了这份实验报告。(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施密特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次特殊实验的事儿。)

2、检查读书情况,课件出示:博士、捐躯、恐惧、皮肤、四肢、皱纹、淌血、燥热、依然、花岗石

3、自由朗读文章2、3自然段,边读边想:施密特博士最初要进行的是一项什么实验,怎么会被毒蛇咬伤?(他抓住蛇头-----化验目的是和当地的蛇种进行比较。)这是一条怎样的毒蛇呢?

  (1)、请找出描写毒蛇样子的语句,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课件:这条蛇非常大-------凶光)

 (2)、这五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透、盘、吐、蜷、抬----)。哪个词最能体现毒蛇的凶猛。"透"(指导读句子)师:面对凶猛的蛇,施密特毫不畏惧,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儿?(指名读3自然段)

  4、施密特被毒蛇咬伤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指名读)

(1)、理解"拼尽全力"的意思。(拼命用尽自己全部的力气。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2)、如果我们被毒蛇咬伤,你会怎样?(生汇报)而施密特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施密特博士在被毒蛇咬伤后,想到的是把自己被蛇咬的情况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