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汉江临眺》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汉江临眺》教学设计第1页

汉江临眺(唐·王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开元二十八年(740)秋,王维40岁时,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去黔中、岭南任选补使。选补使是朝廷派往边远地区选拔地方官员的使臣,是一种为期几个月的临时出差,不同于放外任或贬谪,所以王维此时的心情是比较舒畅的。在去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所途中经过襄阳时写了这首诗。《汉江临眺》即来到汉江登临眺望。"眺",有一个本子作"泛",即泛舟汉江。从诗中所写景物来看不应是泛舟时所见,故应以"汉江临眺"为准。全诗集中笔力在写水,写汉水所处的地势是接三湘,连九派;写汉江水域辽阔,波澜起伏,江流直下。可以说是句句不离水,"山色有无中"是山的实景,但也还是由于汉江水气遮挡的结果,所以,水的形象使这首诗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作为律诗,不但每一联的对仗都十分工整,而且诗人还非常重视炼字,像"接"与"通","外"与"中","浮"与"动",都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设定

1、初读诗文,读准诗文中的生字新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并能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词韵的回响,并找出韵脚。

2、结合译解再读诗文,理解诗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结合插图与时代背景,联系"楚塞、三湘、荆门、江、山色、郡邑、波澜、远空、襄阳、山翁"等意象体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4、培养学生利用王维的诗风及写法鉴赏王维同一类古诗的能力。

5、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三、策略构建

为了充分贯彻国学教育中传承与弘扬并举的教育宗旨,国学诗词教学诗以晓词牌、识格律、明词意、察词情、习写法五项技能为教学目标,遵循读、思、悟、练四能一体化发展的培养思路,加强朗读、思考、感悟、用法的整合,巧妙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广开学生视野,构建读中启智,思中明法,悟中察情,练中习法的课堂流程。

四、流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