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5.6回收废品》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5.6回收废品》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第1页

废品回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列式并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电脑课件出示图:公园里各个角落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塑料瓶。

师:这是教师今天特意去公园拍摄下的,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谈话,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塑料袋和塑料瓶。

师:这都是人们留下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美丽的公园将变成了什么样呀?学生想象,并发表简短的感受。

师:是呀,有三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决定一起来收集这些塑料袋和塑料瓶。

二、新课教学

1、出示挂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一起来认识这三个小朋友。生说出三个人的名字:小林、小红和小青。

师:他们好像正在讨论着什么事情,谁知道?请学生读出三人的对话。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1)学生摆小棒,小组交流讨论。(2)集体交流反馈。

师:这个问题谁能解决?生:23+6=29(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呢?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小林有23个,我就先摆23根小棒,小红多了6个,我就再增加6。23增加6可以用加法算式23+6来表示。

生2:小红说我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多6个,也就是说在小林23个的基础上再多加6。

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是用加法的,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生:我可以提出,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师: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的个数吗?

3、学生动手摆,然后表示。

教师对着学生摆的小棒提问: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出算式:36-4=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小林收集的塑料袋是26个,小青收集的比他少4个,就要从26个里减去4个。

师小结:哦,小红比小林多,我们就是在26的基础上加,现在小青比小林少,我们也就在26的基础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