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案第1页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

 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2)在了解分散系概念的基础上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几种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金属、非金属的组成、性质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它们在组成、性质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几种方法。

(2)通过对化学实验模型的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胶体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胶体

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分类观,帮

助学生应用分类的观点来学习和研究化学,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2)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此

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思维方法,从中也体会到了分类的最大优点,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也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我们最熟悉的混合物是溶液和浊液

【倾听 思考 回答】溶液和浊液的异同点?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比分析能力,挖掘提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 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一种物质分散到了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把这种体系化学上统称为分散系。 【阅读 归纳 总结】

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有何特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