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建议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建议教案第1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学设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

 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2)在了解分散系概念的基础上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3)通过胶体的性质实验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

(4)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能运用胶体的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几种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金属、非金属的组成、性质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它们在组成、性质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几种方法。

(2)通过对化学实验模型的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胶体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胶体

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

(3)通过阅读、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胶体的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分类观,帮

助学生应用分类的观点来学习和研究化学,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2)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此

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在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学习与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

 题,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

(4)通过学习讨论胶体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高中化学课程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化学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