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学案第1页

第3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内容和意义。(重点)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不利因素和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难点)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历程

(1)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20 世纪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含义: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思维点拨]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放"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交流等方针。被视为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2)过程

①1982 年9 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举行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②1984_年12 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7 年7 月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