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平均分(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平均分(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第1页

平均分(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

2.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 培养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生成问题

1.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旅游前一般要做哪些准备?

2. 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境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要去旅游!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理解:每条船限乘4人是什么意思?

3. 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学生说后出示问题:24人要租几条船?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独立思考:

根据信息:租船处有24人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思考可以怎样租?想不出结果的学生可以用小棒代替,动手摆一摆。

2. 组内交流:

要求每人都说怎么想的,租几条船?

3. 全班反馈:

班内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直观方法,每4人站在一起(或者学具代替摆一摆),数一数有几个4就租几条船。让学生理解24可以分成6个4,即:24里面有6个4。

(2)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想:4×( )=24,就需要租几条船。

4. 小结:说说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想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 ,就需要租6条船。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 15页的做一做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瞧它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呢?(看书第15页做一做主题图)你们愿意帮它吗?

(1)仔细看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做什么?有哪些信息?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一双筷子是几根?

(2)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一分。并说说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2. 练习三的第4~6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看清图意:

①图中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

②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

③在学生明确了图意是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说,完成分萝卜任务,并在书上填上结果。

(2)第5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填书,再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反馈时要求说清分的方法和结果。)

②举例说说,还可以平均分给(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3)第6题

学生先独立操作,再交流展示,反馈时强化思考方法:

①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就要想: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每个长方体就用( )个木块。

②用15个方木块,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就要想:3个一份,15可以分几份就可以摆( )个长方体。

③对比思考:上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每份同样多"。

四、课堂作业:

1. 把16本书平均放到4层书架上,每层可以放( )本。

2. 5个小朋友平均分10块糖,每人分( )块。

3. 思考生活中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咱们解决了租船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用到了平均分,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都能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