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案7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案7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设计本课努力做到更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采用材料探究式学法为主,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相结合,力求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保证课堂高效的情况下,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文科班的同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历史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而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认识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如果偏重理论的讲解未必能实现理性的认识。因此,本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利用问题,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艰难探索。

  而"社会主义"一词学生耳熟能详,但是学生更多是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来理解的。从经济成长历程来说,社会主义如何成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新模式,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要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影响。进而较为客观地评价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文字、视频等史料,学会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利用表格,培养自主梳理知识点的能力。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苏俄(联)人在人类在未曾有过的事业上----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