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案3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案3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西大附中 郭秀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背景,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理解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3)客观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学生培养解读、提取历史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填写表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归纳知识的方法。

  (3)通过教师讲述,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概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其探索与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财富。

  (2) 通过学习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合国情,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历史储备知识有限。本课理论性很强,而且内容较多,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好知识铺垫,利用谈话、文字、图片、表格等方式点拨启发。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片段(1分07秒)

  教师: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实践,它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展示课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关于社会主义理想

  PPT展示材料: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见自教材P64

  教师:根据上面这段文字,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请注意: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第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第二、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第三、"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社会主义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但是作为理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