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第1页

授课年级 高一 课题 第5单元 第4课时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程

学习

目标 目标

解读 1.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2.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3.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4.探讨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2.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实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课程

导学

建议 课前

准备 1.PPT演示: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解;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构有氧呼吸过程图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图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多种问题及相关答案演示;板书等。

2.实物: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教学

建议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呼吸概念及本质为突破口,具体比较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让学生理解进行细胞呼吸所需条件和掌握实验方法;教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导入

新课  创设

 情境 1.展示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PPT演示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解,简单地与实物装置作对照,说明其用途。

3.设问,引出细胞呼吸,进入新课: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其主要来源是什么呢?(细胞呼吸)。 第一

层级

学习

过程

 

 

 

 自主

 预习 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2.布置学生完成[知识体系梳理]的填空。

3.PPT演示相关内容的问题,考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①酵母菌可进行的呼吸方式是什么?

②如何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生了酒精?

③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及形成的ATP最多的阶段是哪个阶段?其发生的场所是什么?

④就气体环境而言,是否是将种子储存在无氧环境中最好?  交流

 讨论 1.检查学生[知识体系梳理]的完成情况。

2.抽检提问,了解学生预习效果(如对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度、理解度等)。

3.收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与学生讨论交流、统一见解。

4.解答问题(PPT演示):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②使用酸性的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它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③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及形成的ATP最多的阶段是第二阶段,其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④就气体环境而言,不是将种子储存在无氧环境中最好,而是在低氧环境中最好,因为在此条件下,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