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1.2电场 教案 (5)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1.2电场 教案 (5)第1页

课题 电场及其描述 课型 新授课 计划课时 1 上课日期 一、目标制定 课标要求 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教材分析 这节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学习的起点,也是高中物理的基础的内容之一,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电磁学知识的基础。教材将内容放在库仑定律之后,是对库仑定律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明确了电荷之间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同时又为后续电磁场的学习作好铺垫。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另外,通过对电场的学习,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这节具有抽象性强、知识点多,场的概念很难理解、教学内容抽象(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除初中学过磁场外,接触很少)、方法性强(比值法、类比法)等特点。 

学情分析 理科学生讲究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这节课主要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认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又客观存在的物质- 电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对电场强度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2、能说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在具体问题中判定其方向。

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能用场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电场》教案

二、教学过程 授课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理念 引入

我们学过的各种力中,有哪些是接触力,哪些是非接触力?

接触力有:

非接触力有:

思考: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回答 通过接触力和非接触力的比较,将"场的物质性"形象化,突破难

点 新课教学

1、电场

提示:类比初中学习过磁力。磁力可以发生在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物体间,磁力通过磁场作用。

讨论:把课本中介绍电场的关键性语句标出来,然后总结发言。

教师板书:

思考1: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我们怎样去认识它、研究它呢?

提示:与磁场类比。初中我们是怎么感受磁场的存在的呢?

我们能不能也在电场中放入一个类似于小磁针的物体进行研究呢?

请同学谈谈对试探电荷的理解。

照下图演示,请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考2、你认为电场中某一点的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3、怎么描述电场的强弱呢?

 思考4、试探电荷q在不同位置受力不同,那么是否可用电场力来表示电场的强弱?

 思考5、如果在同一位置引入不同电量的试探电荷,电场力有什么特点?

思考6、我们是怎么描述运动快慢的?

2、电场强度

设问: Q是真空中的点电荷,将q、2q、3q的试探电荷依次放在距离Q为r的位置,受力各为多大?若将以上电荷分别放在距Q为2r的点,电荷受力又为多大?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电荷q q 2q 3q 电场力F r 2r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回答。

学生活讨论交流

帮助学生认识场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通过类比,得出电场的概念

让学生寻找描述电场强弱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正确结论,使学生体会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