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案(4)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案(4)第1页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三维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

2、通过了解一些静电现象和避雷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自然,建立人类必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认识。

3、了解人类应用静电和防止静电的事例。

【重点难点】

重点:两种常见的放电现象及应用

难点:避雷针原理

教具:验电器;安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电导体;带绝缘柄的验电球;金属板M、金属板N ;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 ,A 为尖头、B 为圆头;直流电压电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电荷放电时产生电火花 脱去化纤衣服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僻啪声

一、放电现象

  【讲述】火花放电是最常见的放电现象.在干燥天气的黑夜里脱去化纤衣服时,郁郁摩擦,身体上会积蓄大量的电荷,这是如果手指靠近金属物品,会看到火花、听到噼啪声,这就是火花放电。

  【设问】现实中放电现象呢?

  【讲述】①实验室中感应起电机的两个导电杆之间也能发生火花放电;②很多房屋顶上装有避雷针是为了进行接地放电。

  接地放电

  【讲述】地球是良好的导体, 由于它特别大, 所以能够接受大量电荷而不明显地改变地球的电势,这就如同从海洋中抽水或向海洋中放水,并不能明显改变海平面的高度一样。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相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认为它不再带电。(如果导体带正电,实际上是自由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这等效于正电荷从导体流向大地)。

  生产中和生活实际中往往要避免电荷的积累,这时接地是一项有效措施。

  【示例】如"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面,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放电时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也是为了在着陆时使机身积蓄的电荷流入大地。避免着陆时机身积累电荷,轮胎与地面摩擦而放电起火。

  二、雷电和避雷

【讲述】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强烈放电时,能产生耀眼的闪光和巨响,这就是闪电和雷鸣。闪电的电流可以高达几十万安培,会使建筑物严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