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七课 诗三首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七课 诗三首 学案第1页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五言诗的特点

2.通过分析诗中意象读懂诗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目标 学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 品味《涉江采芙蓉》的情感美,曹操诗歌的慷慨之气,陶渊明诗的农家生活之美   [知作者]

  1.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其诗大致分两类:一类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代表作《蒿里行》等;一类主要表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代表作《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2.陶渊明(352或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