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导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导学设计第1页



《雨后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认识课文中的部分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机、儿歌《水花花、泥花花》磁带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

1.播放雨后的景色。你在雨后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课题,简介作者及课文特征。《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写的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给人以艺术美、生活美的享受。想欣赏这篇课文的朗读吗?

  2.欣赏朗读。教师朗读课文或播放"配乐朗读"。建议让学生欣赏两遍;第一遍看课文听朗读,让学生在视听状态下体会和理解课文内容。第二遍不看课文听朗读,让学生尽情想像课文的意境和画面,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3.确立目标。怎样练习才能朗读得好呢?引导学生讨论并确立自主性的学习目标;一要借助拼音把字音和诗句读正确;二要多读,把课文读流利;......

二、初读课文,自主探索

  1.练习朗读。

 (1)提示:"同学们,在练习朗读之前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2)实践。朗读练习是重点,建议安排20分钟以上,并注意课堂调控。调控一:让学生作学习提示。调控二:强调主动学习、相互交往,倡导人文关系的课堂文化。如询问:"学习中有得到同学帮助的吗"、"怎样相互鼓励呢"等问题。调控三:同桌轮换朗读。既要求朗读正确、流利,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过程、方法、习惯等多角度评价和肯定同学,确立多元的价值观。调控四: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听听他人朗读后各自练习朗读。调控五: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汇报学习成果,相互鼓励。

  2.识字写字。

 (1)拼读和组词。先让学生自主练习生字的"拼读和组词"(如读"梢"字sh-ā-shāo 树梢的"梢")。然后四人小组以"开火车"形式教读。

 (2)突破难点。先选择难认生字集中教学,再发挥小组作用,人人过关。

 (3)写字教学。

  教师的引导程序:

  ①读帖,利用田字格自主分析字的间架结构

  ②描红,同桌俩一人描一人看,注意笔画笔顺,互相纠正;

  ③临帖,每字写1~2个,自我修改不满意的笔画;

 (4)鉴赏,相互评价,打"O"、奖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