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中体会,品中想象,弄清水罐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3、感受童话故事想象的神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最喜欢看什么童话故事?为什么?......你们真是一群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这里也有几本童话,你能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图片)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欣赏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告诉我《七颗钻石》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四组词语,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可参考,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二、感受水的"弥足珍贵"。

这件事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呢?

1.课件出示"大旱灾"情景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根据图片进行合理的想象)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你把文字读出画面;你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回了当时大旱灾的情景;你读出了当时的惨状......)

2.指导学生读出对"水"的渴望之情。

3.此时此刻,干涸的小河最需要什么?干枯的树木最需要什么?焦渴的人们最需要什么?板书:水(是呀,此时此刻,有了水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有了水,才有生命人们那么渴望这生命之水,这救命之水呀!)

三、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师:一个小姑娘拿着空水罐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她手中的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神奇的变化。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1)、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每一次发生变化前,小姑娘做了什么?

(3)、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从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