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设计第1页

集体备课教案

编号:

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 不退位)

主备人 复备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0页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情境图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公园去春游呢!瞧,他们多高兴啊,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对学生回答给给予及时的评价)

  (2)在教学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学生先自己的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最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达成共识。

  板书算式:43+31=

  提问:你们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学具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不光要算出得数,还要能说出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0 + 30 = 70

   3 + 1 = 4

   70 + 4 = 74

  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你们用小棒计算时,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把3根和1根合在一起;用计数器计算时,40和30都拨在十位上,3和1都拨在个位上。有的同学心中想的算法是先算40 + 30,再算3+1。想一想,这些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教师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想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几种方法计算以外,还可以用竖式计算:(板书:竖式)

  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竖式中看出什么?(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谈话: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想一想,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呢?

  根据已掌握的计算加法的经验,你能在横线下面写出计算结果吗?(全体试算,指名板演)

  然后针对学生试算情况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对于先加个位上的数或先加十位上的数,都予以肯定。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43-31=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道减法题吗?

  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最后请一名学生板演。

  3、归纳笔算方法。

  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必须对齐,然后把对齐的数相加减。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以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批改。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读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观察题目,作出判断。

  指名说出判断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注意什么?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观察插图,把对话和问题连起来读。

  各自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怎样回答书上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回答?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各自看图填空。

  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合作,现在同学们再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加减法?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推选代表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