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第4单元第1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第4单元第1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着重介绍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教材的第一目阐述交通运输的有关内容,第二目分两块内容,首先简要介绍通信的概念,然后分别说明它的两种主要类型。第三目简要介绍商业贸易的有关内容。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和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2.了解并懂得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3.了解并能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任务和特点。

  4.了解商业的概念和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分析邮政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地域联系活动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范畴,认识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地域联系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具有评价某一区域某种商品运输方式合理性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三) 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四)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交通运输的概念。作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此处所讲的交通运输侧重点在于联系人类生产、生活,不在于交通运输本身。同样,通信和商贸部分讲述的重点也在于人类活动地域联系,而不在于通信、商贸本身,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实现合理运输,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重点。可先安排学生阅读"知识窗"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确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和人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

式时所考虑的因素。可结合图4-1-7分析说明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然后可通过设计一些货物的运输活动。让学生根据运输物品的性质、重量、时效等要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如1 000枚玫瑰由昆明运住北京,1万立方米木材由巴西运住重庆等。从而学会根据货物特点选择合理运输方式。教学时应强调,选择时除了考虑运费、运距、货物的特点之外,有些时候还需要考虑当时特殊的背境。

  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模拟商业活动,如扮演大型连锁超市部门经理,对家电或食品等商品进行模拟选购、储存和销售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商业贸易的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意义。考虑到这部分内容并不是重点,亦非难点,可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同学们如果有亲戚朋友在外地,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的?

如果要见面,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