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1页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火柴业力量的源泉。其实,这也是支撑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动力。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方针、手段和危害。

●理解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概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明确经济要发展,必须建立民主的政权,从而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自主学习精要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1914年2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思维激活

  说一说 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春天?表现怎样?

做一做 促使中国民族工业黄金时期的主要因素有

①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②民国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政策 ③民众爱国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④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