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教案第1页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分析:

   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1.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和局限性。

2. 能力目标: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蓝本是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1节。根据人教版的教材编排,前面的部分章节中已经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了较多的涉及,只是没有以"方法介绍--突出优点--局限性思考"呈现罢了。说明超越已有技术的局限性育种技术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科学技术的本质,根据本课所制定的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中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又学习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些都为理解传统的育种方法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学习染色体变异这部分内容时,还接触到了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这又为理解各个育种方式之间的优缺点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回忆、比较来获得对知识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情景,把课本中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把相关知识点从内涵、外延及功能上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相互综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引导分析法、讨论法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知识梳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其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整合、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梳理

(15分钟) 通过两个资料分析,基本了解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方式、原理、过程,并穿插复习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例子和技术路线。(详见学案:温故知新) 回答、纠错、补充 设置问题

情境

(15分钟) 育种方法设计:

拯救花地杨桃

(详见学案:实战演练)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