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长亭送别 教案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长亭送别 教案3第1页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特点;

2、 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3、 艺术借鉴: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4、人文素养:

○1、鉴赏崔莺莺形象之美,如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等;

○2、理解形象的意义,如反封建的精神等。

5、熟读并背诵重点曲词:如开头三曲、结尾两曲等。

教学重点

1、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 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3、 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

元代口语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特点;

2、 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播放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配以歌曲《送别》(幻灯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二、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特点;

2、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3、艺术借鉴: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4、人文素养:

○1、鉴赏崔莺莺形象之美,如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