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1课 百家争鸣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1课 百家争鸣 学案第1页



学习本专题,一要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要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观点来指导学习。

第1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重难点)

2.掌握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重点)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

(2)含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

(1)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