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设计
鲁人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设计第2页

  在学生当中,对挫折有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挫折是伟大的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的人生是平凡的,谈不上挫折;另一种认为,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谁要是遇上了,那就是倒霉而无奈的事情。针对这两种想法,需要对挫折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向学生作简单的介绍。通过相关的资料介绍和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白,挫折是难免的,它与人生相伴相随;面对挫折,要用积极地态度战胜它。

  五、教法、学法概述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歌曲、文字、视频材料等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案导学,进行探究、讨论、实例分析,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六、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学生事先做一份关于挫折的调查问卷,由教师统计整理,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2、每位同学在课前对家人或者同学、朋友进行一次关于挫折的采访。并记录和写出采访心得。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问: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如果把成功比作雨后彩虹,那么挫折就是彩虹之前的风雨。人们不能永远生活在阳光下,也会经历风雨,也会遇到许多挫折,虽然挫折有大有小,但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挫折呢?在上课前,我们一起做了一份关于挫折的调查。其中体现出同学们对挫折的认识有多种:不如意的事情、困难、不幸的遭遇、失败、心理上不平衡、考试没考好、不开心,等等。看来,大家对挫折都有一定的理解。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书本:是指人遇到的失败、失利、阻碍等。)

  1、挫折的含义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产生挫折感。

例如去年干旱,很多地方的禾苗都枯死了,一些农民颗粒无收;一些同学因成绩不好而感到困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