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设计
鲁人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设计第3页

  讨论: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挫折呢?并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98%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历过挫折,而且大家一般认为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考试没考好、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其次是和好朋友发生矛盾;再次是因为父母亲的身体不好而感觉无能为力。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最大的挫折是父母无法实现自己的要求,比如不给足够的钱花等。

  由此可见: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轻重因人而异罢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不可避免。

  2、挫折与人生相伴

  挫折既然普遍存在,不可避免,那么挫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不可能完全避免呢?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看完课文后回答:这是因为,造成挫折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板书)

  (学生把在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如故事、新闻、个人经历等,进行简单分类后加以展示说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如学生讲述:1998年抗洪抢险影片片段以及2002年北京地区沙尘暴的危害情况,并进行讲解。提问:这些挫折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学生回答:自然因素。)

  教师提示:这些自然灾害往往给人的物质和精神造成巨大的损失或痛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灾害是我们人为造成的。如:缺乏环保意识、破坏生态平衡等。因此,我们要注意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挫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学生讲故事: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郁郁不得志,以及屈原、司马迁,他们所遇到的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答:社会原因。)

  教师分析家庭和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对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和邻里关系,都会对青少年心理造成影响。

  有一个17岁的高中生,因为母亲对他的要求极其严格,规定考试成绩必须保持在班内前几名,由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将自己的母亲杀害了。

(学生讨论:是什么使他从一个好学生沦为了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