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三 第3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三  第3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第3页

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解读]

这段史料说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何弊端。

提示 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僵化的体制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2.条件--邓小平南方谈话

史料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邓小平南方谈话

[史料解读]

这段话表明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段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问题思考]

(1)据史料,概括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2)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何意义?

提示 (1)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过程中的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过程

史料 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到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