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第3页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伯父说

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亲眼看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课型

精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示标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名读。

3、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出示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耀武扬威、振兴中华"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二、查学诊断

1、认读词语: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耀武扬威、振兴中华、铿锵有力。相机引导理解帝国主义、模范、巡警、惩处、铿锵有力的意思。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指的是什么地方?知道什么是租界?补充资料。

2、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三、导学施教

1、研读1-6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指名分角色读,指导读出周恩来和伯父不同的语气。

3、全班分角色读。

4、中华不振什么意思?伯父的话又是什么意思?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疑惑不解的感受。

5、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写好范、嚷。

  四、练测促学

完成小练习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五、拓展延伸

  积累背诵

  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 -- 周恩来语录

作业

熟读课文 。抄写文中较难写的几个字。

第二课时

一、 导入示标

(一) 导入新课

  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 出示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但-反而-"说句子。

2、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查学诊断

1、指名读1-6自然段

三、导学施教

  (一)引入课题,抓住崛起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从小立下的誓言。请快速地在文中找出周恩来说的这句话。并想想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共有两处。

  2、周恩来是在什么时候说出这句话的?

  学生读文后交流。

  3、读着周恩来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

(二)学习7、8自然段,感受"不振"

1、 请自由读7、8两个自然段,走进这个故事中,用心去感受!

2、 目睹了发生在租界的这一幕,你的心情怎样?请用一个词来说一说。故事中有什么地方刺痛了你的心,请再默读这两段话,把它一一划出来。

学生汇报读句。一个"不但......反而......"道出了一个是非颠倒的事实。还有谁想读!

3、中国巡警的行为深深地刺痛我们的心,更刺痛了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周恩来的心!一起读!还有谁的行为刺痛了你的心?洋人。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从"得意扬扬"中,你读懂了什么?她会哭诉些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

中国妇女的一声声哭诉刺痛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谁来读一读!

4、让我们一起合作读7、8自然段,再来体会体会。

正因为中华不振,这一条条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

正因为中华不振,那衣衫褴(lán)褛(lǚ)的妇女在哭诉着什么,而大个子洋人则--

正因为中华不振,原本应该为妇女讨回公道的中国巡警不但--反而--

正因为中华不振,围观的中国人都--但是--只能--

体会崛起。

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想了很多很多,他想......他想......他想......,学生展开想象。

因而在一次修身课上,他这样清晰而坚定地说--他这样铿锵有力地说--

总结:他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少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老师相信,在座的同学们也都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句誓言吧!

四、练测促学 完成小练习册

五、拓展延伸

  你将为什么而读书呢?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小练习册

  2、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