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学案:大气环境专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学案:大气环境专题第2页

特点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雨、雷电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山地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往往形成雨影区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 分布 赤道地区

我国夏季午后 山地迎风坡 西风带(中纬地区)我国东部 热带海洋

低纬大陆东岸 思考:1、地形雨与雨影效应:

A:迎风坡,多地形雨。

B、背风坡,雨影效应。(空气下沉,降水少)

2、典型的地形雨区域:

①乞拉朋齐:世界"雨极",喜马拉雅山南坡,湿润西南季风爬升,多地形雨。②火烧寮:中国"雨极"

③天山北麓伊犁河谷

④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

⑤山东半岛东部海岸,福建沿海,海南岛东侧,台湾岛东侧,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例:读下面等降水量图,分析其原因:

A、山东半岛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

B、背风坡,降水少。(利于晒盐--长芦盐场)

请找出山东低山丘陵的位置。(大致在800线的西北侧)

三、世界降水量的分布(雨带分析):应在具体的气候类型中理解。

对应的气压带,风 带 形成原因 降水类型 降水量 特 殊 性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①盛行上升气流②气温高 ③海洋广 对流雨 2000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 <500 大陆东岸有夏季风,台风影响形成多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