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晋教版地理第1.2感受地球运动(2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晋教版地理第1.2感受地球运动(2课时)导学案第2页

河底中学 七 年级地理 导学案 主备人:刘静琳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时间:月 日 课型:

课题: 四季变化、五带划分 教师复备栏

或学生笔记栏 三、交流展示

四、巩固提升

1.一年中,阳光能够直射两次的地点是 ( )A、海口(20°N) B、杭州(30°N) C、昆明(25°N) D、北京(40°N)

2.澳大利亚中学生放暑假,正是我国的中学生 ( )

 A、放暑假 B、五一节放假 C、国庆节放假 D、放寒假

3.下列四天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最早的是 ( )

 A、妇女节 B、儿童节 C、国庆节 D、元旦

4.下列四城市中,正午时人的影子有可能朝南的是 ( )

 A、北京 B、济南 C、海口 D、乌鲁木齐

5.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可能出现极昼的地方是 ( )

 A(38.5°N,135°W) B(47°S,24°E) C(76°S,12°W) D(81°N,67°E)

【学习目标1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2.知道五带的界限及其地理意义。【学习重点难点1.公转与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关系。2.五带划分依据及地理意义。

.一师生共同演示地球公转过程,结合课本 "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名称

日期

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日期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二自主练习

自主学习课本, "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热带与温带的界限是 线,即( °N和 °S)

2.温带与寒带的界限是 圈,即( °N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