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必修一 3.2 弹力 教案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必修一     3.2  弹力  教案第2页

 1.先来看几个小实验。用手捏橡皮泥、用力拉压弹簧、用力压木板,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外力。

  (2)形变的分类

①从形变可否恢复原状分:

    A.弹性形变:

    B.塑性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恢复原来

②从对外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

  (1)演示实验1:用铁丝弯成一根弹簧,跟用钢丝弯成的弹簧对比。在下面挂较少的钩码时,去掉钩码,两弹簧都能恢复原长。当下面挂的钩码较多时,铁丝制作的弹簧不能恢复原长,而钢丝弯成的弹簧可以恢复原长。可以看出,弹性形变是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的。

  让学生举几个弹性形变的例子。

  以上讨论的都是明显的弹性形变,其实有时的弹性形变是用眼看不出但又确实存在的。

  (2)演示实验2:桌面上放激光器、两个平面镜,激光通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当用手压桌子时,墙上的光点发生移动,这说明桌面发生了形变。

  棉线在拉长时也发生了形变,而这种形变也是不易观察到的。

  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形变后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又有什么作用呢?

  (3)演示实验3:木块压在泡沫塑料上,泡沫塑料形变后对木块产生向上的支持力。

  弹簧拉木块时,弹簧伸长后产生对木块的弹力。

  2、弹力

  (1) 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发生形变。

  (3)弹力的分类: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4)弹力的方向: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①绳子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②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