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第4页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8.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9.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0.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

【重点突破】探究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3)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意义: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局限: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看法片面化、绝对化。

探究三: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解析】第一小问认识,据材料一"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包含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和材料二"不承认任何传统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从社会原因、思想和民主发展的角度得出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影响。

【答案】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