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第2页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材料六】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七】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八】"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

【材料九】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对东西洋文明的态度》

【材料十】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要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相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鲁迅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