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第3页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

  在屏幕上展示今天美国印象和1929-1933年美国大危机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从自身印象切入85年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在面对危机中一个人物-罗斯福临危受命寻找新的出路,他带领美国人民克服危机,渡过难关。

【新课讲授】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临危受命

  教师展示材料,播放幻灯片:美国经济危机中的残破景象,饥饿的人群;危急中胡佛的应对措施及效果;美国的社会危机;罗斯福和胡佛竞选总统时的情景及结果。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给美国带来严重的危害:经济问题;失业人口激增、贫困问题凸现,失业者和流浪汉遍布城乡;失业工人、农民、退伍军人为生存奋起抗争,社会矛盾激化;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社会运行方向迷惘;信念崩溃,道德沦丧,社会丑恶现象如偷窃、斗殴、酗酒、吸毒、行凶等剧增;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教材68-69页小字材料和材料二,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用大屏幕打出要点:

  原因: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

  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严重

  影响:加深社会危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设计意图】罗斯福就任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危机爆发后失业严重;二、商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三、银行出现信用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急增的另一面是产品相对过剩。这些史料有助于学生认识经济危机生产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那场经济危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这是理解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