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文题上,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另外,采用问句的形式,悬而不论,既有对错误观点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2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5段):直接反驳。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8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国"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第9段):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三、深层领悟

  1.本文要批驳的错误论调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提出要批驳的错误论点的?

  (1)本文要批驳的错误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作者从公开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由此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作者是怎样提出并论证自己的正面论点从而间接反驳了敌论点的?

  文中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从正面树立起自己的论点,与敌论点针锋相对。接着,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并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3.本文所论及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具体包括哪些人?

  具体包括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和"舍身求法的人"。

  "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是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的人;"舍身求法"的"法"在这里可解释为"标准、规范",也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的人"可以解释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的人",类似"舍生取义的人"。

【结束语】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鲁迅先生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对方论点。一方面,揭露"一部分人"对民族悲观失望,其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